离岸身份的价值丨大多数人不适合在岸身份

对于大部分人来说,购买离岸身份,和购买奢侈品一样,他们买的是一种梦想,而这个梦想的内核是自由。
EC本身是做离岸业务的,为什么会频繁吐槽自己的业务内容之一“离岸身份”却又不放弃这个业务呢?为什么频繁吐槽自己的专业呢?
一部分因为离岸身份事实上只是个附属业务,另一部分是因为:坦白而言,大部分人并不适合移民,也不适合真的润。
对一部分富豪阶层而言,这些身份不身份不重要,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全球公民。换成欧洲大陆的身份,对他们而言可能弊大于利,欧洲大陆和英国地区的税收是这些人避之而唯恐不及的。比如,见下图。

离岸身份的价值丨大多数人不适合在岸身份

只要见到那个45%的个税税率,无论如何也笑不出来了。此时,一个个税为零的离岸身份,对于这些人来说最大的用处是税务筹划,而不是真的去那儿住。

而对于另外一部分人来说,离岸身份最大的用处就是B-Plan,备份计划,以及心理安慰。有人说:自从买了st.lucia的护照,就直接扔在抽屉了,完全没用过。

对的。中产的特点:有点钱,但又没那么有钱;没时间出去环游世界,什么visa-free也用不上;时刻又为自己的现状焦虑,因此一个B-plan可以很大程度上促进心理健康。狠心去那住两年,还能给娃存个华侨生身份。

最近新加坡联合早报的头条是下面这条新闻,让人惋惜的同时,其实非常能代表真实的在岸移民现状:融入?新生活?没那么简单。

离岸身份的价值丨大多数人不适合在岸身份

在岸移民,俗称有移民监的移民,意味着你必须真人在当地居住、生活,融入当地社会,并产生真正的联系(“genuine link”)。这种移民身份,虽然更受各国政府的欢迎,但相比于离岸移民(无移民监或者近乎没有移民监的身份),需要克服的困难很多:

1- 对中国人而言,这种移民离家乡千里之遥,从前的种种联系、朋友都不复存在了。同时,社会支持也没有了。

2- 对于一部分人来说,他们的社会支持就是他们经济来源的一部分。如果说是专业人士,这种专业往往是具有地域性的,如果想要融入移民国家,那么得重新考到相关执照。就算考到了相关执照,客户的积累、业务的重建都需要时间。一旦移民,可能就意味着阶级滑落。移民后,收入下滑,却要面对因为对环境不熟悉而产生的更高摩擦成本和消耗。这是普通人移民的一个最大的问题。

3- 一旦离开,可能就再也无法回到原先的圈子,获得原来的位置。这也是一种损失。

4- 移民目的国的月亮也没那么圆。目前的在岸移民目标国多数是美国、加拿大、欧洲、澳洲。美国的枪支泛滥、黑人问题、政治正确、对华人的歧视;欧洲速度的慢、质量的差、房屋的破旧、失业率之高,加上俄乌问题造成的能源价格飙升;新西兰和澳洲的高房价等等等。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地方,只有完美的想象。

5- 移民这件事需要的学习能力和精力,事实上是大部分人没有的。可能是没时间,也可能是没能力。

此时,一个B-plan作用的离岸身份就显出它的价值了。是的,岛国身份可能忽然被取消(如果当时的文件造假被查出来了,或者没有及时提供更新文件);是的,菲律宾的ASRV只不过是个省一级的政府,发的度假村身份;是的,瓦努阿图的所谓永居不过就是个十年的居住证;是的,泰国精英签不值得;是的,马耳他如果丧失申根俱乐部身份后,这个卡真不值得你证明那么多,又捐款又背调的;是的,大部分银行都不待见这些离岸身份……很多很多的缺点。但是,有一个优点是在岸身份比不了的——没有移民监、不影响你现有的社会关系和职业积累,它能静静地躺在抽屉里,等到你发现你需要它的那一天。这就是离岸身份最大的好处,也是在岸身份无法与之媲美的。

离岸身份作用小,但是它不会摧毁你的一切,它对你的要求低。除此之外,如果是个Crypto圈玩家,呵呵,它还能帮你开户。

一切事情都是有好有坏,想清楚就行,毕竟这个世界本就没有完美。

正文完
 0
Gao, Rorrym
版权声明:本站原创文章,由 Gao, Rorrym 于2025-03-20发表,共计1508字。
转载说明:除特殊说明外,本站文章皆由Easierchina发布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